《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合同当事人单方终止合同,必须遵循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在合理期限内行使终止权,符合法定通知形式等,才能使单方合同终止发生一定的法律效力。通知应作为解除合同的生效要件。
解除合同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合同即终止:(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债务相互抵销;(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等。
合同当事人死亡不会当然的终止合同,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
一方提前终止合同应当负违约责任。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终止一般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因为用人单位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而导致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劳动者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48条、87条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向劳动者支付偿金的计算年限:自实际用工之日起计算,应包括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工作年限。
一、双方事先有约定赔偿方案的,依照赔偿方案计算,过高或者过低的,可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调整;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法定的赔偿范围为当事人遭受的损失,包括可以预见到的履行合同后的可得利益等。
合同到期后效力终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