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如果认定一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决定不予行政处罚,这时是必须出具《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出具决定书并告知当事人。
需要延长行政诉讼审理期限的,具体延长多少时间没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多长时间结束,要依据审理程序而定。1、如果是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内结束。2、如果是简易程序审理的,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束。3、如果是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行政诉讼法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
工商登记撤销行政诉讼时效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行政处罚的逾期日是从15日后,开始计算的。2、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然后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1、行政处罚的逾期日是从15日后,开始计算的。2、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然后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1、行政强制合法性原则;2、行政强制适当原则;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4、禁止利用行政强制权谋取利益原则;5、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和法律救济权利原则。
1、行政强制合法性原则;2、行政强制适当原则;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4、禁止利用行政强制权谋取利益原则;5、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和法律救济权利原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境;1、涉嫌携带不准出境入境人员,需要核实;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出境口岸的;3、涉嫌携带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核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境;1、涉嫌携带不准出境入境人员,需要核实;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出境口岸的;3、涉嫌携带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核实。
去法院起诉追责。可以先写明起诉主体,即行政机关的具体名字,然后再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比如说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等,再阐述具体的违法行政行为的具体事实和理由,最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再最后递交给行政主体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即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