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费一般是50到500元。案件受理费根据涉及标的物金额来按照下列标准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等。
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如下:1、医疗费。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2、误工费。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赔偿。4、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护理费的赔偿可以按照本意见关于误工费的计算。护理人员无收入的,护理费的赔偿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计算。5、住宿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6、残疾赔偿金。参照伤残系数,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按二十年计算。7、丧葬费。按照侵权行为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8、死亡赔偿金。按照当地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赔偿二十年。死者满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赔偿五年。9、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抚养到十八周岁。
1、上诉人、被上诉人的情况。2、上诉请求。比如撤销某民事判决;改判二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医疗费某元、误工费某元、护理费某元、交通费某元、住院伙食补助费某元、营养费某元,残疾辅助器具费某元、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某元,共计某元。;判决二被上诉人承担本案一、二审全部诉讼费用。3、事实和理由。
技术转让合同的诉讼时效时长一般有3年时间。现行民事法律规定,当事人因合同产生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且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根据案件的紧急程度、复杂性以及法院的工作安排来确定开庭时间。通常,法院会在受理案件后的数周至数月内安排开庭,但具体时间并无固定标准。法院会向当事人发出开庭通知,告知开庭的日期、地点和注意事项。当事人应按时出席庭审,否则可能面临不利后果。因此,民事诉讼受理后多久开庭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案件的具体情况。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不同。民事诉讼的目的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如合同纠纷、财产权属争议等,旨在恢复或赔偿受害方的权益;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它关注的是对犯罪者的制裁和公共利益的保护。诉讼主体不同。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平等主体,如自然人或法人之间;刑事诉讼中,国家公诉机关(检察机关)扮演重要角色,负责提起公诉和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指控。证据要求不同。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自行收集证据,法院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刑事诉讼中,证据必须由侦查机关依法收集,并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判断。法律适用不同。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刑事诉讼主要适用《刑法》及相关法规。判决结果不同。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通常是解决民事争议的具体措施,如赔偿损失、道歉等;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措施,如有期徒刑、罚金等。简而言之,民事诉讼关注的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争议的解决,而刑事诉讼则关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1、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当场立案。当场不能立案的,必须在7日、15日或者30之内决定是否立案。2、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和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的,人民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期间,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没有补正的,退回诉状并记录在册。坚持起诉、自诉的,裁定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裁定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
网上立案后,法院通常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法院在立案后会先电话通知被告,如果被告无法被直接通知或通过邮寄送达,法院可能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即在报纸上发布公告,公告送达的时间大约需要60日。
民事诉讼案,一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二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没有对方身份证也可以起诉。《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只需要有明确的被告,起诉状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没有明确必须要有身份证号才可以起诉。因此没有对方身份证,但知道对方姓名、性别、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如果不知道对方上述信息的,可以通过律师依法调查取证,之后依法起诉,或者向公安机关报警,通过公安机关依法调查对方身份信息后,依法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