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精神损失赔偿标准为: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1、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严重精神损害。2、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实施的民事侵权行为,若是导致他人的人身受到了损害,那么侵权行为人需要赔偿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实施的侵权行为导致他人残疾的,还需要支付残疾赔偿金。受害者已经死亡的,受害者的家属可以要求侵权行为人支付丧葬费、扶养费等的赔偿费用。对于需要赔偿误工费的,误工费的计算方式为误工时间乘以误工收入。侵权案件的受害方想要获得误工费赔偿需要提供证明收入状况的证据、提供证明误工时间的证据。受害者如果有固定的收入,受害者需要提供自己最近一年的工资表,该工资表需要加盖单位公章。如果受害者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受害者如果想要获得侵权行为人支付的医疗费,需要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的收款凭证,同时也需要提交自己的病历、诊断证明等的材料。如果受害者可以获得护理费,且护理人员有收入,那么事故全责方需要赔偿的护理费参照误工费给确定。对于护理人员没有收入的情形,护理费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1、过失致人重伤罪是犯法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造成他人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3、如果过失致人轻伤,则不构成犯罪,行为人只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以及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行为。维权技巧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一种维权方式。消费者的权益遭到侵害后,可直接找到消费场所的负责人,陈述自己的遭遇及损失,提出索赔要求。在自愿的基础上,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消费者协会调解,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维权方式。权益受到侵害后,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投诉原则上以文字材料为准,需把投诉人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及被投诉单位的名称、地址、受损害事实等情况写清楚,并提出自己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未经消费者协会同意,不要邮寄票证、单据和实物,以防丢失。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一种维权方式。
民法典规定,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的利益。当事人一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精神赔偿的标准根据下列因素确定:1.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侵害人的过错程度是指侵害人进行侵权时的心理状态。2.侵害人的获利情况。3.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4.受害人精神受损害的程度和后果。5.侵权行为的方式、场合和范围。6.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
惩罚性赔偿,简单来说就是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赔偿的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有:1.产品缺陷责任,被侵权人可以主张相应数额的罚性赔偿。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作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惩罚性偿。3.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4.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人身侵权损害纠纷当中,受害人可以要求施害方进行一定的精神抚慰金赔偿。但由于这个抚慰金并不是实际造成的损害,因此在赔偿的时候是比较难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在以下情况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2、强迫性劝酒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刺激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果同饮者没有将醉酒者送到医院或让其到达有人照顾的场所(如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则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最高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包括民事侵权案件与国家赔偿案件,分别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