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加班费的规定是,只要延长了劳动者工作的时间,那么就需要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加班费用,一般平常延长工作时间的,那么就会按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如果是休息日加班的会按百分之二百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会按百分之三百支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等。
劳动法加班费的标准: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加班费分为延时加班费、休息日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延时加班费150%,休息日加班200%,法定节假日加班300%。未休年休假工资按照日工资300%支付,包含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加班工资基数: 第一、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至于何种项目属于工资范畴,则以国家统计局《关于。
加班分为三种:一是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二是在休息日(周六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三是在法定休假日(元旦、春节等)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以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根据《劳动法》第44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的规定,加班工资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加班工资应当按以下方式计算:工作日加班: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150%。
劳动合同法规定加班费的算法是怎样的?
免费查看劳动合同法加班费支付方式有规定吗
免费查看合同约定不给加班费是否有效,法律怎样规定
免费查看劳动合同加班费规定有哪些
免费查看劳动合同法加班规定的
免费查看劳动法规定加班制度.doc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