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综合 > 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处理

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处理

2023.11.15 综合 1624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应该自动延续至产假结束。也就是说,女职工本人没有必要专门回到公司续签劳动合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期限会自动延续,公司也不能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去解雇女职工。否则的话,公司应该按照女职工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赔偿金。 【相关延伸】 问:产假期是多久? 答:产假期是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
报告编号:NO.20231115*****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产假期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

    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续延至哺乳期消失时终止。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继续履行或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期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袁超律师 2023.11.10 73人看过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被解除合法吗

    不合法。女职工在产假期内合同到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合同自动续期到产假结束。所以,产假期间合同到期被解除是不合法的。产假期间合同到期被解除,用人单位要双倍赔偿劳动者,即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王汉杰律师 2021.10.18 767人看过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还能续签吗

    休完产假后,依法还应该享受哺乳期,哺乳期截止到婴儿年满一周岁时。劳动部有关文件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袁超律师 2019.02.13 1658人看过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了怎么办

    劳动合同期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因此,当女职工进入孕期后,即使劳动合同期满也应当续延至哺乳期结束之后才能终止,用人单位必须做的是“续延”而非“续签”。

    袁超律师 2018.12.29 2896人看过
  • 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如何延续

    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后有关续签的规定: 1、若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等情况,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2、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应当顺延至停工留薪。

    郝建勋律师团队律师 2022.06.23 718人看过
  •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处理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产假消结束时终止。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法定产假和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额外规定的产假。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继续履行或者支付赔偿金。

    袁超律师 2023.11.10 158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到期后怎么处理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用人单位的续签通知是法定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等。

    张燕鹏律师 2019.08.02 995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处理

    劳动合同期满的:有法律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应依照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袁超律师 2019.08.19 1130人看过
  •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如何处理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延续至该职工哺乳期结束。因为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单位不得因为劳动合同到期与之终止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王汉杰律师 2022.09.16 154人看过

张燕鹏

河北邢广习律师事务所

张燕鹏律师,专职律师擅长劳动纠纷

  • 25302

    精选解答
  • 56509799

    阅读量
咨询律师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个人不续签怎么处理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单位是不能解除的,应当顺延到哺乳期结束。如果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个人不续签,单位可以将延长合同邮寄到职工住所,经过协商,个人不续签的,单位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关于“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个人不续签怎么处理”的问题,接下来跟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一、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个人不续签怎么处理?根...
  • 患者医疗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处理
    劳动者患病后,在医疗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劳动合同顺延到医疗其结束,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如果终止劳动合同的,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关于患病医疗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处理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会终止合同吗
    对于女性来说可以依法享受产检,但是在产假期间劳动合同会出现到期的情况。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会不会被用人单位终止合同,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在法律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还能续签吗
    ​当女职工进入孕期后,即使劳动合同期满也应当续延至哺乳期结束之后才能终止,用人单位必须做的是续延而非续签。关于产假期间合同到期是否还能续签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还能续签吗
    休完产假后依法享受哺乳期,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关于产假期间合同到期还能续签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你好 我产假到期后公司调岗,劳动合同在产假期间已到期
    你好你要咨询什么问题?劳动合同自动延续至哺乳期结束
  • 产假到期因为疫情期间没有销产假 公司按旷工处理
    你好!你没有销假在先,公司可以按照旷工处理的
  • 休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企业如何延续劳动合同
    合同到期,用人单位自然延长劳动合同效力,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合同到期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 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 公司不续签
    一、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14条的情况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二、如果员工不续签,要看具体情况 1、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则不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则单位还要进行经济补偿。 从法律条文来看,除非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以原条件或更好的条件要求与员工续约但员工不续约,无其他情况下公司都应给予员工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金额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你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休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了怎么办
    你好,即使合同到期,哺乳期内公司也不能与你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继续签劳动合同。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