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和刑事的诉讼时效是有规定的,在民事纠纷中,合同的纠纷是很常见的也是民事诉讼一个大类。那么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呢?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
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视频或语音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