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跟岗和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应遵守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并不得有以下情形:(一) 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实习;(二) 安排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实习;(三) 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
实习单位应当健全本单位生产安全责任制,执行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器材和劳动防护用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管理,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实习单位应该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如果实习单位不给在校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报酬,在校大学生是有权要求劳动报酬的。
实习单位应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实习任务、必要的实习准备、考核标准等;并开展培训,使学生了解各实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并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学生实习。
“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按这个标准,受伤的当事人的身份仍是学生而不是劳动者,其在实习期间因工作造成的人身伤害,无法认定为工伤。无法工伤赔偿。
分情况确定:1、一般在校生实习与单位不属于劳动关系。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2、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一般成立劳动关系。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在校学生已完成了全部学习任务,有明确的求职就业愿望,实习期内接受单位的劳动管理,单位也会支付相应的报酬。在该情形下,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即便未签订劳动合同,双方也成立事实劳动关系。
对违反本规定安排、介绍或者接收未满16周岁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习单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习单位要依法保障实习学生的基本权利,并不得有下列情形:安排、接收一年级在校学生顶岗实习;安排未满16周岁的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禁忌从事的劳动。
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因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不仅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社保、经济补偿以及其他待遇,应当赔偿劳动者所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