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不是该赠予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只要赠予人与受赠予人签字就可以了。但经过公证后,如果发生房产争议,就不需要再通过诉讼来判定它的合法性了,因为公证书本身就是生效的法律文书。
公证的效力:
1、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调查证据时涉及某项文书,而这项文书也经公证证明,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2、依照法律必须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则公证证明就成为这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法律对于不同的法律行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头、书面及公证证明,取决于该法律行为所产生(或变更、消灭)的法律关系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它对于第三者的作用。虽未为法律规定而当事人自行协议公证证明作为双方法律行为必要的形式条件之一的,这一法律行为也必须公证证明方能成立。
3、债权文书,如债权人和债务人对权利义务关系没有争议、并经公证证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当债务人拒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作出裁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二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所以父母一方死亡,儿女和其他继承人都有要求继承其遗产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二条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语音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相关语音问答
认定父母出资买房赠与一方有两个条件:第一,房产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第二,房产的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房产。
夫妻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在离婚后或者法院诉讼时作为证据使用。但在没有办理离婚登记或者法院调解、判决离婚前,离婚协议中关于离婚的约定不发生法律效力。...
符合一定条件时,女子可同时继承生父母和继父母的遗产。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继承关系的前提,父母子女关系并不会因父母的离婚而解除,子女继承生父母的遗产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子女都要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会有坐牢的可能性。不赡养父母属于违反婚姻法的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涉嫌犯罪。情节严重时,可能涉嫌遗弃罪。
我国关于赡养老人有如下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