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方协商:对于中小型医疗机构,在过错明显的时候,对构成医疗事故无争议时,争取通过协商解决。(二)行政处理:申请医疗行政部门调解,如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存在争议,则主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在鉴定结论作出后,可以协商或由医疗行政部门主持调解。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规定,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11项,具体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具体需要按照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赔偿。
是否出现医疗事故现象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判定:1、是否发生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具有违法性;2、医疗过错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的过失;3、从行为主体上看,医疗过错的行为人必须是医疗机构以及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医疗事故导致死亡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医疗事故导致)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出现医疗事故怎样处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医院出现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如下:1、当事人提出申请;2、安排专家鉴定组组织鉴定;3、专家鉴定组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4、鉴定组形成鉴定结论。
和解(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调解(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诉讼(打官司)。
出现医疗事故的,处理如下:1、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应当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