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申请变更或撤销,在没有申请变更或撤销前合同是有效的。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了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的情形,其中第一项就是重大误解,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同样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语音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相关语音问答
在实践中,重大误解合同应该满足以下四大条件:1、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2、误解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3、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4、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
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1、误解是当事人认识上的错误。2、误解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3、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
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行为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误解是由行为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主观上并非故意。
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此外,《民法通则》对重大误解也作了一些规定,大体构建了我国关于重大误解的制度体系。
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受到欺诈、对方隐瞒了事实,或者对当事人进行了暴力胁迫,合同法将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看作是合同“相对有效”,并赋予当事人撤销、变更的权利。
重大误解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免费查看合同重大误解时效,有没有法律规定
免费查看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免费查看重大误解,解除合同
免费查看重大误解的合同可以撤销,什么是重大误解
免费查看重大误解算无效合同的情况有哪些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