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同犯罪数额的具体认定标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区别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二是根据《刑法》第26条第(3)、(4)款对主犯处罚的规定,对主犯犯罪金额的确定。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才构成的共同犯罪,两个以上的单位才构成的共同犯罪,客观条件上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主观条件上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诈骗罪共犯的认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同时犯就不是共犯,共同故意的内容不同也不能算共犯。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诈骗罪中的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等。
贪污共同犯罪金额以其总金额确定,构成贪汚罪共同犯罪的人员,不管是主犯还是从犯,都应该按其实际参与的共同贪污金额进行计算,并根据共同贪污的金额进行量刑,贪污金额不会应是主犯或是从犯而有所增减。
对共同犯罪盗窃金额的认定,应区分主从犯。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
犯罪金额是以犯罪人犯罪故意所指向的、并为其犯罪行为侵害的总额为标准。比如,共同诈骗案的任何一个犯罪人犯意所指向的均是被害人的一定数额的钱财,且共同造成了被害人被骗的犯罪结果。其立案标准应以被骗总额计算,而不能以分赃所得计算。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第二,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诈骗罪共犯应如何认定;第一,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第二,共同故意;第三的共同的犯罪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罪认定主犯的上诉状
免费查看诈骗罪共同犯罪上诉状
免费查看合同诈骗50万算多少的犯罪数额
免费查看诈骗罪从犯上诉状
免费查看诈骗罪认定主犯的上诉状【精选】
免费查看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认定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