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参照下列内容: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这个是包括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不能够扣除掉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实发工资作为基数计算。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经济赔偿金的起算时间是从用工之日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分情况确定:劳动者无过错,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依法辞退,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金。用人单位对辞退负有责任,如企业被吊销、注销等,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补偿金的情形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等等。
辞退员工是否有经济补偿金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