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回答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绝大部分都是工资。判断员工的收入是否是工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工资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之上。只有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双方的经济往来才可能是工资。因此,因劳务关系发生的经济往来,就不是工资;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费用;解除时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学生参加实习所取得的劳动报酬,都不是工资。
(二)工资是劳动报酬。劳动与工资是直接的因果关系。非因劳动获得的报酬,如员工从公司获得的股权收入,技术分红,技术入股所得就不是工资。
(三)工资以货币为形式。货币形式通俗点说就是现金,凡不是现金的,都不是工资。一些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俗称“包吃包住”),食宿是实物价值,但不能算工资。
(四)工资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劳动双方的约定而成立。不是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劳动双方约定的经济往来,例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临时性的,超出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劳动双方约定以外的奖励,不属于工资。
(五)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必须支付给员工且规定了项目和标准的费用,不属于工资。这些费用有:
1、用人单位负担的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的各项费用;
3、国家规定的福利费;
4、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费用。
风险提示: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 法律依据
- 《劳动法》第五十条
报告编号:NO.20240418*****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绝大部分都是工资。(一)工资是劳动报酬。(二)工资以货币为形式。(三)工资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之上。(四)工资依法或双方的约定而成立。
-
职工工资外收入主要包括:1、保险福利费用;2、劳动保护费用;3、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4、实物折款;5、财产性收入;6、转移性收入;7、其他收入。
-
工资收入与劳务收入的区别:工资性支出是指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民法典》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
-
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 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3、奖金;4、 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3、奖金;4、 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3、奖金;4、 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区别劳务收入与工资收入: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民法典》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
-
劳务收入与工资收入的区别: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民法典》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