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主要有以下赔偿项目: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如果在小诊所发生医疗事故,首先就是要第一时间封存病历复印病历,保存证据;然后就可以去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申请鉴定,如医院有过错,可以与医患办协商赔偿要求承担赔偿责任;协商不成时,委托律师维权或者径直向法院起诉。
可以向卫生局反映,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不过要注意,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和解(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调解(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诉讼(打官司)。
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
诊所医疗事故的鉴定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申请鉴定:当事人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这是启动鉴定流程的首要步骤。2.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会安排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组织鉴定。这意味着,具体的鉴定工作将由专业的医学会来承担。3.专家评审:医学会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这些专家将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以及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客观的鉴定。在鉴定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医疗事故的具体定义、分级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方法: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2、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3、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但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