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主要有以下赔偿项目: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如果在小诊所发生医疗事故,首先就是要第一时间封存病历复印病历,保存证据;然后就可以去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申请鉴定,如医院有过错,可以与医患办协商赔偿要求承担赔偿责任;协商不成时,委托律师维权或者径直向法院起诉。
诊所医疗事故的鉴定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申请鉴定:当事人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这是启动鉴定流程的首要步骤。2.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会安排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组织鉴定。这意味着,具体的鉴定工作将由专业的医学会来承担。3.专家评审:医学会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这些专家将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以及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客观的鉴定。在鉴定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医疗事故的具体定义、分级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一、和解、调解程序:在双方对医疗事故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可以和解,或在第三方主持下调解;二、诉讼程序:向医疗机构提起索赔被拒绝的,患者或死亡患者的亲属在发现受医疗事故伤害之日起一年内有权提起民事诉讼。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此可见,在我国,发生医疗纠纷有三种解决方式,即和解、调解和诉讼。
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时遇到或者发现了医疗事故纠纷,并不需要感到恐慌,首先应该尽可能安抚患方情绪,然后将这一事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也会向上级汇报,并最终汇报给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调查,会得出一个结果告知患者和医疗机构。
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应积极做好解释工作,以利纠纷及时解决。当患者或家属不能理解或接受时,当事人可以自愿填写医疗纠纷处理委托书,科主任签署意见,委托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处理。
1.诊所发生医疗事故后,如果是诊所医务人员过错造成的,私人诊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