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逮捕是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的,对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它不仅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和符合变更强制措施条件的以外,对被逮捕人的羁押期间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为止。简而言之,即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后,除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和符合变更强制措施条件的以外,办案机关在其办案期限内,可以一直采取逮捕措施,直至人民法院判决生效。
《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逮捕的条件有: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证据条件、事实条件和前提条件。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逮捕的量刑条件、罪责条件或称之为法律条件。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
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是这样规定的: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2、符合申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3、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2、符合申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3、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
在刑事诉讼法中,审判管辖分为四个方面:一、级别管辖;二、地域管辖;三、指定管辖;四、专门管辖。专门管辖是指专门人民法院与普通人民法院之间,各种专门人民法院以及各专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受理一审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的分工。
刑事诉讼法立案的条件有两个:(一)有犯罪事实,指危害社会的行为确已发生,而且危害社会的行为已达到犯罪的程度,也就是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并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予以证明;(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立案条件如下: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依照法律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