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核定身份:姓名、住址、拘留时间、逮捕时间、起诉书收到时间、是否要求回避;宣读起诉书,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公诉人询问被告人:认罪否;犯罪时间、地点、次数是否与起诉书一致;逐项与起诉书核实。
询问核定身份:姓名、住址、拘留时间、逮捕时间、起诉书收到时间、是否要求回避;宣读起诉书,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公诉人询问被告人:认罪否;犯罪时间、地点、次数是否与起诉书一致;逐项与起诉书核实。
公安机关侦查阶段。本阶段公安机关可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的,经申请可以延长一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法院审理阶段。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刑事案件有听证程序。听证会应当邀请听证员,参加听证会的听证员为三人以上的单数。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公开举行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的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①开庭;②法庭调查;③法庭辩论;④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⑤评议、判决和宣判。
一般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2个月内,至迟不超过3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但是需要退回补充侦查的审理期限重新计算。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刑事案件的开庭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开庭的时间由法院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