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公司法 > 女职工“隐婚隐育”是否构成欺诈?

女职工“隐婚隐育”是否构成欺诈?

2024.04.11 公司法 1143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女职工“隐婚隐育”不构成欺诈。
企业在录用女职工之时,有的HR会隐含的询问是否结婚生育的打算,也有的会让女职工签署一份承诺或是声明,类似“我对以上个人资料(包括婚否及怀孕)的陈述全部属实,如有不实陈述,视为欺诈”、“承诺入职1年或3年不怀孕”。
客观情况是,很多法院在审理类似此类劳动争议的,即便查证员工有隐瞒怀孕的事实或是违反承诺协议的事实,也认定企业的解除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女员工怀孕是其个人隐私,是法律赋予女性享有的基本权利,怀孕与否也不是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让女职工签再多的这种承诺或是声明也是无效的。

风险提示: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法律依据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报告编号:NO.20240411*****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隐婚能否使劳动合同无效

    隐婚能使劳动合同无效。如果出现劳动者以欺诈手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不仅可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甚至还可能会以此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该合同基于劳动者欺诈而无效。

    袁超律师 2020.09.07 1133人看过
  • 用人单位可以解雇隐婚女员工吗

    用人单位一般不可以解雇隐婚否认女员工。隐婚不属于欺诈,也不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一般也不属于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行为,单位不得以此为由辞退女员工。

    刘峰飞律师 2022.03.27 737人看过
  • 劳动者“隐婚”用人单位无权解雇

    你“隐婚”并不构成欺诈。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有知情权,劳动者有如实说明的义务。但劳动者的婚姻状况,并不属于用人单位知情权的范围。

    张燕鹏律师 2019.08.22 1063人看过
  • 隐民股东拥有怎样的权利

    隐名股东的权利有:1、认可隐名股东的投资收益;2、对于显名股东的无权处分,适用善意取得制度;3、对显名股东无权处分的追偿权。隐名股东在享受了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

    张福昊律师 2023.09.18 178人看过
  • 宣传别人隐处判多久

    (1)一般情形下,偷窥、偷拍行为不属于刑事犯罪。(2)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张宇豪律师 2022.07.20 370人看过
  • 隐民股东拥有怎样的权利呢

    隐名股东的权利有:1、认可隐名股东的投资收益;2、对于显名股东的无权处分,适用善意取得制度;3、对显名股东无权处分的追偿权。隐名股东在享受了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

    张福昊律师 2023.09.25 128人看过
  • 女职工产假是否带薪

    女职工流产假是带薪的。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袁超律师 2023.10.16 196人看过
  • 婚前整容是否构成欺诈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婚姻中的欺骗行为,是指婚姻关系一方当事人采用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者歪曲、掩盖真实情况等欺骗手段,致使另一方当事人陷于错误认识,缔结或解除婚姻关系。

    2018.12.18 1199人看过
  • 缺斤少两是否构成欺诈

    “缺斤少两”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欺诈行为的处罚有以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沈辉律师 2018.12.05 8630人看过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