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婚姻家庭 > 登记一个月离婚彩礼怎样处理

登记一个月离婚彩礼怎样处理

2023.06.25 婚姻家庭 131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1、登记一个月如果符合法定返还彩礼条件的有权请求返还彩礼。符合法定返还彩礼的具体情形有: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后面两种应该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咨询律师的需求,华律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凝聚27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省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报告编号:NO.20230625*****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登记一个月离婚彩礼怎么处理

    1、登记一个月如果符合法定返还彩礼条件的有权请求返还彩礼。符合法定返还彩礼的具体情形有: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后面两种应该以双方离婚为条件。2、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赵彪律师 2023.05.10 136人看过
  • 登记一个月离婚彩礼怎么办

    登记一个月如果符合法定返还彩礼条件的有权请求返还彩礼。符合法定返还彩礼的具体情形有: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后面两种应该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顾斌律师 2022.04.01 156人看过
  • 刚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怎么处理

    1、刚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可以协商退还。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给付彩礼的一方可以要求返还彩礼,但是后两个情形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赵彪律师 2023.05.11 206人看过
  • 离婚等一个月吗

    视情况而定,如果是双方自愿协商离婚,只要双方达成协议离婚,婚姻登记机关确定当事人是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顾斌律师 2022.09.08 250人看过
  • 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首饰嫁妆怎么处理的

    1、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首饰、嫁妆属于女方婚前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割。2、如果双方属于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情形的,离婚时男方主张女方返还彩礼首饰的,女方应当返还。

    赵彪律师 2023.06.21 162人看过
  • 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首饰嫁妆怎么处理

    1、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首饰、嫁妆属于女方婚前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割。2、如果双方属于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情形的,离婚时男方主张女方返还彩礼首饰的,女方应当返还。

    赵彪律师 2023.05.11 144人看过
  • 一个月离婚要退不退彩礼

    结婚一个月就离婚的彩礼不一定退。因为结婚时间段并不是退彩礼的法定情形。只有双方结婚后没有共同生活的;或者给付彩礼导致男方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离婚的,彩礼才需要退,而且是在男方要求退彩礼的情况下才需要退。

    程杰律师 2022.11.17 176人看过
  • 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怎么办

    结婚一个月离婚彩礼一般还是归女方,但是如果结婚后没有共同生活或者是男方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女方是需要退还彩礼给男方的,具体可以双方协商解决。结婚彩礼一般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是男方婚前为缔结婚约向女方赠与的钱财。

    顾斌律师 2021.09.13 862人看过
  • 离婚要等一个月吗

    视情况而定,如果是双方自愿协商离婚,只要双方达成协议离婚,婚姻登记机关确定当事人是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顾斌律师 2022.09.08 246人看过

赵彪

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

赵彪律师,专职律师擅长婚姻家庭

  • 28177

    精选解答
  • 25990045

    阅读量
咨询律师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登记一个月离婚彩礼怎么办
    登记一个月如果符合法定返还彩礼条件的有权请求返还彩礼。关于登记一个月离婚彩礼怎么办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夫妻离婚时彩礼要怎样处理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结婚时,男方向女方给付彩礼的习俗。而且在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日常交往过程中,双方出于表达自己的心意等目的,肯定会有赠送对方财物的行为。夫妻离婚时彩礼要怎样处理?请跟随华律网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 离婚时怎样处理彩礼返还请求
    综上所述,离婚时,尽管结婚时间不长,但确已共同糊口的,当事人要求返还彩礼没有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应当不予支持。纵使自由裁量,也当在第19条“可酌情返还”的基础上,再“可酌情返还”。最后,确未共同糊口的,离异时对彩礼返还哀求“应予支持”。对于双
  • 离婚彩礼怎样分割
    关于彩礼分割与返还问题的法律规定彩礼给付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与无条件的赠与不同,其实质是附条件的赠与行为。给付彩礼和收取彩礼是以缔结婚姻关系为前提的。最高院司法解释也关于彩礼的返还做了明确的规定。接下来就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讲解怎样分割离婚
  • 判决离婚彩礼怎么处理
    判决离婚如果符合返还彩礼情形的就返还彩礼,否则就不用返还。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法定有权请求返还彩礼的情形有: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关于判决离婚彩礼怎么处理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登记离婚退彩礼
    具体面谈律师咨询
  • 婚前给的彩礼 没登记 离婚要求退彩礼
    您好!关于结婚彩礼的退回,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法典婚姻篇》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针对以上回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直接联系或转为一对一咨询,会给您更详尽的解决建议。
  • 怎样预约登记离婚
    你好,可以协议或起婚。协议离婚: 双方就离婚、孩子抚养、财产与债务处理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亲自到民政局登记离婚。带各自的身份证、结婚证、照片,离婚协议。?起诉离婚:协商不成起诉离婚,当事人向被告户籍地或者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应准备、提供以下法律文书和证据材料:(一)要求与被告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起诉状;(二)《结婚证》;(三)身份证;(四)证明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符合《婚姻法》第32条规定的离婚必备条件;(五)其他主张自己诉讼请求成立的证据材料等。,若需法律帮助,查看简介如需帮助请付费咨询,可点右边的追问进去付费!如果没有追问,可退出当前页面,点右下角我的里面的公开咨询,然后点右边的追问,往下拉到付费的页面。如果没有发布问题,可以直接点右边的咨询我罗雨晴律师,发布问题就会跳转出付费的页面帮你分析下如何解决
  • 登记结婚了,想离婚,还用还彩礼吗?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篇〉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以上是针对您问题的简要回答,如需帮助建议一对一咨询,以便及时解决您的问题.
  • 离婚,怎样要回彩礼
    你好,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或者办理了登记没有共同生活的都可以要求返还彩礼,为充分维护您的权益,建议您携带相关资料到律师事务所进行详细咨询,我们将根据您的陈述和相关资料为您提供权威、详细的法律建议。5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