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是刑事案件审判中的一项重要证据种类,有时候证人出庭作证的证言往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成年证人一般可不出庭作证。但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未成年人依法可以作证。年幼的人,能否作为证人,应视其智力发展状况,判断其能否辨别是非,正确表达。如果该未成年人对其所感受的案件事实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则可以作证人,此时应该肯定他的作证能力,允许其作证。
未成年人在刑事案件中可以作证人,但是至于是否要出庭作证还是取决于未成年人的意愿,我国法律在该问题上侧重保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出庭作证的情况较为少见,实践中多表现为书面证言。
刑诉法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语音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相关语音问答
《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
未成年人犯罪未遂一般是不判刑。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的未成年人一般不认为是犯罪,但需要接受治安管理处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未成年人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