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对青少年犯罪怎么处理的态度是从宽处理,但刑法理论上有个概念叫未成年人年龄补足制度,意思是虽然孩子年龄小,不用负刑事责任,但是针对具体的案情,比如说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比如说是累犯,比如说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未成年人已经对犯罪有足够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那就让他承担责任,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在青少年犯罪怎么处理的问题上,主要有两种类型,刑罚和非刑罚化,但无论哪一方面在青少年犯罪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态度都是教育为主,惩罚为副。因此,更多的采用非刑罚化的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家庭教管、社区服务、社会帮教等。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视频或语音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分析
免费查看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总结
免费查看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计划
免费查看预防青少年犯罪自查报告
免费查看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免费查看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情况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