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批准征收集体土地的,征收人要返还非法征收的土地,限期拆除土地上的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拆迁遇到未批先占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到有关人民政府进行反映。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行政诉讼一审流程如下:1、原告起诉,法院立案;2、审理前准备: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向原告送达收到的答辩状副本;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开庭时间、地点;3、开庭审理: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陈述行政争议;举证质证;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等;4、当庭判决或择日宣判,并向各方当事人送达判决文书。
政府未批先征,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等。
县级政府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的,如果是违反征收的,被征收人可以向市级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进行举报。问题严重,构成犯罪的,可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
主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主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主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了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一般会这样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土地,并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前述行为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要件有: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主观上是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