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隐瞒、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隐瞒疫情,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危害的,可以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责任。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法定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具有《刑法》规定情形,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参照国际上对传染病的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传染病的实际情况,我国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较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在预防、治疗等等。
个人隐瞒传染病,造成传染病传播扩散的严重后果,可能构成的罪名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防疫犯罪中定罪不同法律后果差别较大,建议委托律师介入,根据两罪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辩护策略部署,准确定性,以期取得有效的辩护成果。
若员工经确诊治愈的,用人单位无权拒绝其返回工作岗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可以推断员工返岗企业不得拒绝和歧视。
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有传染病的不可以免除行政拘留,可以申请暂缓执行。当然,如果是拘留后发现被拘留人患有传染病、精神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应当通知原裁决机关另行处理。生病不可以免除行政拘留,可以申请暂缓执行。
安全隐患处理和严重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免费查看隐患整改方案
免费查看隐患治理方案
免费查看感染办医疗安全隐患自查总结
免费查看劳动合同企业隐瞒方面的规定
免费查看离婚时一方隐瞒房产怎样处理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