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辩护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

2023.12.05 刑事辩护 301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侧重于对公共安全的维护。寻衅滋事罪从其客观行为表现来看也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公私财产权利,但侵犯的主要客体则是公共秩序,侧重于对公共秩序的维护。
(2)客观方面不同。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使用了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或危害性相当的危险方法。这类危险方法多种多样,难以一一列举,概言之,只要所使用的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即可认为是刑法所要求的危险方法。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实施了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将寻衅滋事行为具体归纳为四种表现形式,即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3)主观方面不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实施的危险方法或行为可能足以危及公共安全,仍希望或放任该危险状态的发生。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漠视社会秩序、无事生非的鲜明特点。
(4)此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系危险犯,即行为人所实施的危险方法或行为足以导致对公共安全产生现实的危险,即便未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也构成该罪的既遂。而寻衅滋事行为只有达到情节恶劣或严重的程度,方可成立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报告编号:NO.20231205*****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行为与寻衅滋事罪?

    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情节严重程度。寻衅滋事行为的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构成寻衅滋事罪必须是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如多次殴打他人取乐,引起公愤;多次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等,结伙、持械追逐、拦截他人,追逐、拦截妇女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后果严重。

    赵善博律师 2019.09.02 5526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吗

    寻衅滋事罪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我国《刑法》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

    刘辉律师 2020.06.10 1479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属危害公共安全吗

    寻衅滋事罪不属危害公共安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罪。我国《刑法》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

    刘辉律师 2020.06.18 1322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是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吗

    寻衅滋事罪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我国《刑法》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

    黄强律师 2020.06.24 1163人看过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的罪与非罪

    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张保明律师 2019.07.27 1051人看过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

    客体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而抢劫罪的案件是公私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利。主观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其犯罪的目的是以惹事生非来获得精神刺激。而抢劫罪主观方面虽也为故意,但犯罪目的为非法强行占有他人财物。

    张保明律师 2019.07.27 1030人看过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

    寻衅滋事罪是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一章中的罪名,是指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进行扰乱破坏,情节恶劣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敲诈勒索罪作为侵犯财产的犯罪,即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张保明律师 2019.07.27 314人看过
  • 怎么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

    因随意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往往是无端寻衅,打人取乐,追求刺激,或者争强斗胜,显示威风,因而其侵害的对象通常是不特定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却是因一定的事由或积怨而殴打他人,因而其侵害的对象一般是特定的人。

    张保明律师 2019.07.27 283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如何区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1.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不同;2.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3.行为侵犯的对象不同。

    王楠律师 2018.11.28 2041人看过

苟志平

北京盈科(重庆)律师事务所

苟志平律师,专职律师擅长刑事辩护

  • 2124

    精选解答
  • 1768290

    阅读量
咨询律师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危害犯吗
    依据《刑法》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分子是不是危险犯,要看其行为是否产生损害危害。如果实施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产生损害后果的,属于危险犯。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华律网小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概念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刑法》条文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
  •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何区分
    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判罚上存在很大差别,但是这两个罪名在裁定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接下来跟随华律网小编来看以下解答,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驾驶罪如何认定
    一般来说,法院在判决危险驾驶罪时会从主、客观因素来评判嫌疑人的行为。1、从主观方面分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希望、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发生,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危险驾驶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并且放任该抽象危
  • 交通肇事罪 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区分
    您好,您咨询的问题涉及两罪重要的专业性区别方面的问题,要根据案件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此种情况下需要您提供更多的案件细节才能得出分析结果。但就两罪的主要区别给您做出如下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法发〔2009〕47号)明确,“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根据该规定,若行为人仅有一次碰撞行为,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对于危害结果发生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则应当认定其属于过失犯罪,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较为适宜。但是,如果行为人在发生肇事事故之后,为了逃逸或者其他目的而继续驾车冲撞的,说明行为人为了逃逸或者其他目的而置他人生命和财产于不顾(使之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之中)。这种情形下,可以充分说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严重的危害后果而继续实施该行为,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建议委托律师帮助辩护,争取从轻处罚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可以取保么
    是否能取保候审首先要看当事人是否有违法或犯罪记录,其次看情节如何。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何认定啊
    我国刑法仅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标准。但是根据四构成要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标准:1、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而故意实施;2、主体方面,主体要求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3、客观方面,行为人故意使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4、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的秩序。
  • 一审判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上诉想改判寻衅滋事,辩护词怎么写
    找专业律师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