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特许人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将上一年度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情况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已备案企业用自己的登录号和密码进入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备案管理模块中的经营合同年报,然后准确录入相应的数据即可。
1、特许经营备案审查。特许经营实行备案登记制度。这是衡量企业是否特许经营资质的重要因素。2、成熟经营模式的审查。3、加盟合同审查,主要是对特许人的主体身份、合同名称、收费项目及内容、合同权利与义务等具体进行审查。
特许经营合同范本的主要内容是:营业执照注册号,被特许者,营业执照注册号,为明确双方在特许经营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特许方式和内容,特许经营权益费及保证金,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特许经营是指投权人将其商号、商标、服务标志商业秘密等在一定条件下许可给经营者,允许他在一定区域内从事与授权人相同的经营业务。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包括的内容:1、基本情况;2、内容、期限;3、特许经营费用的种类、金额及其支付方式;4、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业务培训等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提供方式;5、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标准要求和保证措施;6、产品或者服务的促销与广告宣传等。
通过特许经营备案的核心条件是“经营资源”和“两店一年”证明。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特许经营合同性质的认定应当以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内容为主要依据,合同名称及合同中有关“本合同不属于特许经营合同”等类似约定一般不影响对特许经营合同性质的认定。
合法。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特许经营合同。特许经营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特许人、被特许人的基本情况;特许经营的内容、期限;特许经营费用的种类、金额及其支付方式经营指导、技术支持等。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而被特许人获准使用由特许权人所有的或者控制的共同的商标、商号、企业形象、工作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