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婚姻家庭 > 民法典规定如果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民法典规定如果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2021.01.19 婚姻家庭 718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父母双方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6、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报告编号:NO.20210119*****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民法典规定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唐海燕律师 2021.01.19 77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唐海燕律师 2021.01.19 690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军人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军人离婚时涉及孩子问题与其他离婚是同样处理的。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唐海燕律师 2021.01.19 73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唐海燕律师 2021.01.19 733人看过
  • 如果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丁嫣律师婚姻家事团 2018.11.29 1068人看过
  • 民法典双方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对于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对子女问题的具体处理一般是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关于子女愿意随哪方生活。

    唐海燕律师 2020.12.11 1026人看过
  • 如果出轨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如果出轨导致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只要女方无重大疾病并愿意抚养孩子的,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是归女方抚养。超过两周岁的,就要视情况而定,一般会结合孩子的意愿和双方的条件来判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袁文 2021.05.14 852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离婚子女抚养权归谁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陈玲律师 2020.12.29 125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2个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对于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可以先协商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协商不成时,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如果两个孩子都过了哺乳期,法院一般情况会判决一人一个,这是法院出于经济责任分摊、孩子成长、家长精力这些角度考虑的。

    唐海燕律师 2020.12.18 1071人看过

唐海燕

广东达方律师事务所

唐海燕律师,专职律师擅长婚姻家庭

  • 2637

    精选解答
  • 2794699

    阅读量
咨询律师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两周岁以内的孩子,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关于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两周岁以内的孩子,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关于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我国《婚姻法》第36条第3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
  •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话,对于孩子的抚养权也是可以根据双方协商后决定的,如果双方不能决定可以通过法院来进行判决。那么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大家一直不清楚这个问题,下面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大家解答。
  • 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子女抚养权的安排。子女探访权。抚育子女的经济支持。子女的医疗、保险、住院吃药及心理健康费用。离婚后,如某一方或子女情况有所更改,如何作出适当的应变。子女出现特殊或个别情况时,如参加夏令营或需要补习数学等,是否有条文作出有孩子抚养费的约定和处
  • 民法典对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规定
    子抚养权的规定 -小孩抚养权的判罚主要看怎样对小孩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一般来说小孩2岁甚至3岁前母亲获得小孩的抚养权几率大一点;3-8岁主要看小孩跟谁生活在一起,双方的工作、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满8周岁的小孩主要看小孩的意愿。如果两个小孩,没有其它特殊情况的话,一般一人一个。 抚养费,一般按照月收入的20%到30%给付,无法查明的则按照小孩生活所在地的消费水平决定。 法院判决后,如果却有特殊情况,或者有其他原因,导致抚养费的无法支持小孩的生活学习需要,则可以再次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
  • 民法典对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规定
    你好,可以直接查询民法典。
  • 民法典关于离婚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
    你好,两周岁至八周岁之间的孩子看双方的条件,谁的条件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就由谁抚养;八周岁以上的孩子要遵循孩子本人的意见。不抚养孩子的一方要支付抚养费,一般是按月支付。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的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以及双方的经济状况综合认定。
  • 民法典离婚孩子应该归谁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民法典离婚孩子应该归谁
    抚养权一般情况下,两周岁以下的由女方抚养,两周岁至八周岁的话,以最有利于小孩成长的原则确定,八周岁以上的小孩自己的意愿法院会考虑。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