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辩护 > 可得利益能否成为诈骗罪的对象

可得利益能否成为诈骗罪的对象

2020.02.18 刑事辩护 1274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可得利益是一种财产性利益,并不同于财物,如果把可得利益也作为合同诈骗罪的对象,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违反立法本意。因而,可得利益不能成为诈骗罪的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报告编号:NO.20200218*****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黄明莉

广东广荣律师事务所

黄明莉律师,专职律师擅长刑事辩护

  • 313

    精选解答
  • 516156

    阅读量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可得利益能否成为诈骗罪的对象
    其实在我国社会可以说比较恶劣的犯罪案件几乎已经很难发生, 而往往发生的恶劣案件都是属于经济方面的比如诈骗或者是集资传销等等, 而犯罪情节不同,法律的处理也就不同,那么可得利益能否成为诈骗罪的对象?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 民法的可得利益是如何
    可得利益指的是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利益,就是按照合约应得的合法的利益。那么,您是否知道民法的可得利益是如何的呢?接下来,就由华律网小编就为您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供您阅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民法的可得利益是如何民法的可得利益《
  • 侵权行为能否承担可得利益损失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所以侵权行为可以主张可得利益赔偿。
  • 胎儿能否成为征地补偿对象
    胎儿能否成为征地补偿对象?一般胎儿不能成为征地补偿对象,征地补偿针对受土地征收直接影响的既有民事主体。特殊情形下,若胎儿出生为活体且依赖被征收土地相关利益,像农村胎儿或继承土地权益,可酌情补偿,不过要综合考量因素和法规。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产品质量纠纷能否赔偿可得利益
    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要符合质量标准的,如果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生产者要承担法律责任,产品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造成受害人可得利益损失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产品提供者赔偿可得利益损失。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