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特点是:行为人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了欺诈手段;合同诈骗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
一旦发现涉嫌诈骗,应根据《刑事诉讼法》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报案,应按事件的性质和法定的案件管辖范围及时向有关司法机关报案”的规定报案。
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借款本身是不能构成合同诈骗的,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成立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有以下情形:(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作担保的等。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不包括借款合同。因为借款合同包括民间借贷,还包括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从事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也就是贷款合同。
构成合同诈骗必须是行为人在主观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借款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就要看借款人借款的目的是否就是为了骗取该款项;如果其确因客观原因造成暂时无力还款的,就不构成合同诈骗。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以借款为手段,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的,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