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现涉嫌诈骗,应根据《刑事诉讼法》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报案,应按事件的性质和法定的案件管辖范围及时向有关司法机关报案”的规定报案。
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借款合同诈骗的判刑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不包括借款合同。因为借款合同包括民间借贷,还包括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从事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也就是贷款合同。
构成合同诈骗必须是行为人在主观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借款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就要看借款人借款的目的是否就是为了骗取该款项;如果其确因客观原因造成暂时无力还款的,就不构成合同诈骗。
借款本身是不能构成合同诈骗的,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成立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有以下情形:(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作担保的等。
借款改变用途不算诈骗,欠钱被起诉了可以在诉讼过程当中和对方协商还钱,或者是申请强制执行还钱。对方一直拖延还钱可以直接的通过起诉的方式来解决,可以积极的通过和对方协商的方式处理,向其索要借款,并表示自己对借款的需要,要求其一定期限内予以偿还。也可以寻找与借款人共同的好友,一同向借款人索要,施加压力。若协商未果,当事人可以选择法律途径来解决。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以借款为手段,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的,构成诈骗罪。
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种类,主要是指经济合同。并不能认为凡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都构成合同诈骗罪。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之“合同”,其标准应当根据合同诈骗罪侵害的客体性质并结合立法目的加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