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纠纷 > 怀孕公司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公司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2023.09.25 劳动纠纷 63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视情况而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据此,女职工在孕期的,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行动建议:若女职工在孕期被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的,应当在一年仲裁时效内及时提起劳动仲裁,否则,一般不予支持。当事人有权委托律师介入提供法律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报告编号:NO.20230925*****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怀孕期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期间孕妇可以在履行提前告知义务后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按照以下情形处理: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3、孕妇有以下情形之一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经济赔偿:(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袁超律师 2023.07.25 100人看过
  • 怀孕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视情况而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据此,女职工在孕期的,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行动建议:若女职工在孕期被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的,应当在一年仲裁时效内及时提起劳动仲裁,否则,一般不予支持。当事人有权委托律师介入提供法律帮助。

    袁超律师 2023.09.14 74人看过
  • 拘留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被拘留的,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合同。即使是刑事拘留,而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也是不能以此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的。

    刘少威律师 2022.12.15 131人看过
  • 超生怀孕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超生怀孕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超生或违反计划生育,是不能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的。劳动者有法律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张燕鹏律师 2019.12.03 1347人看过
  • 工伤后单位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袁超律师 2023.08.13 79人看过
  • 员工被批捕后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被批捕后不一定被解除劳动合同,当事人已涉嫌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判刑以后才能解雇该员工。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种特殊的合同解除形式,是指劳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袁超律师 2022.12.28 181人看过
  • 工伤企业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1、工伤企业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明确规定了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袁超律师 2023.07.31 95人看过
  • 怀孕期间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不能。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张燕鹏律师 2019.08.05 1133人看过
  • 女职工怀孕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女职工怀孕期间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房广亮律师团队律师 2022.05.05 0人看过

袁超

北京市东元(沧州)律师事务所

袁超律师,专职律师擅长劳动纠纷

  • 22828

    精选解答
  • 79223959

    阅读量
咨询律师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怀孕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怀孕的员工需要定期产检或是请假的关系,无法顺利的完成工作,很多经营者就会觉得员工在这个状态下无法给单位创造足够符合她劳动薪酬的工资,就会打算跟她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怀孕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吗?华律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 女工怀孕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
    女工怀孕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为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女职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1992年
  • 是否可以解除怀孕期劳动合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要履行劳动合同,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可不可以解除怀孕期劳动合同?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 女职工怀孕后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个公司中难免有几个女职工,而公司也会根据情况辞退一些女职工。那么女职工孕期期间可以被辞退吗?应如何补偿呢?下面就由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女职工孕期是否可以被辞退的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女职工怀孕期能被辞退吗职工怀孕,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
  •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怀孕后,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女职工明知自己已怀孕,但仍和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怀孕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下面就让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