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扶养人不应当包括有扶养期待权的权利人。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明确规定为“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才为被扶养人,享有扶养期待权的人并非是生前扶养的人,因而不属于被扶养人。
遗赠扶养协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协议双方当事人;2、扶养人的义务和受扶养人的权利;3、受扶养人的义务,也就是扶养人的权利;4、协议的解除;5、争议解决条款。
1、协议变更: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子女抚养权变更协议,然后去公证处作变更公证。2、诉讼变更:(1)写诉状;(2)去法院递交诉讼,法院审查是否立案;(3)符合立案标准的,准予立案;(4)开庭审理。
变更子女抚养权协议书范本:甲方(男方)和乙方(女方):** 性别,出生日期,汉族,户籍地:身份证号,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协商,现就双方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等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乙方**不负担孩子的任何抚养费用。
民法典规定,抚养权和监护权并不是同样的权利,所以抚养权并不就是监护权,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夫妻双方婚姻的效力而产生的。夫妻扶养义务即夫妻在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的义务,为生活保障义务。其目的在于保障夫妻共同生活,是婚姻关系的必然要求。
法定扶养人包括:(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无劳动能力的;(三)无生活来源的。法定抚养人是法律明确规定对孩子义务抚养的人。
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有证据证明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的一方,更容易得到子女的抚养权。具体包括提供以下方面的情况证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其它家庭成员状况。
扶养人是否有监护权,应当根据被扶养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扶养人和监护人的身份不是一一对应的,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拥有扶养人身份的,也会拥有监护权,存在特殊情况,监护权被撤销的,扶养人就没有监护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