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义务法律特征
(1)后赡养义务产生于养父母与养子女收养关系解除之后,这是后赡养义务的时间特征,也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形式特征之一;
(2)后赡养义务的主体是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子女。凡名义上收养,实际上未与养父母共同生活,或者虽经养父母抚养但尚未成年的养子女,不是该义务的主体;
(3)后赡养义务的对象是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这里包括两个要件,一是缺乏劳动能力,二是缺乏生活来源。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则不构成后赡养义务的对象;
(4)后赡养义务的内容是给付生活费。这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实质特征。正常情况下,一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既包括物质赡养即给付生活费,又包括精神赡养,而后赡养义务由于发生在收养关系解除之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因此,以解决温饱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物质赡养给付生活费,成为后赡养义务的显著特征。
法律依据: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父母,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61条规定,对遗弃老人,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华律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可#咨询华律网律师#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语音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服务时间: 08:00-23:59)
相关语音问答
未成年人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我国法律上是从60周岁成为老人,一般按此履行赡养。但是有的老人在60岁前就得病丧失劳动能力,此时,赡养义务人就应当提前履行赡养。《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包括两种情况:1、子女父母赡养。2、晚辈对长辈赡养。兄弟间有扶养义务而不具有赡养义务。
丧偶儿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不是强制性的。婚姻法并没有规定夫妻一方死亡的,必须得对另一方的父母进行赡养,当然,法律也没有禁止性规定,所以丧偶儿媳对赡养公婆是可以的,如果能够赡养老人,还有资格得到...
协议免除赡养义务后能否再次要求赡养
免费查看协议免除赡养义务后能不能再次要赡养
免费查看协议免除赡养义务后能不能再次要求赡养
免费查看什么是后合同义务及其特征
免费查看后妈要求继子女赡养自己,继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免费查看赡养义务的证明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