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审查是我国曾经执行过的一项立案制度,案件在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7日内作出的是否立案的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自2015年5月1日起,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
立案登记制相对于立案审查制有如下特点:
1、立案条件不同。立案审查制下,各级法院对当事人起诉能否立案的审查尺度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
2、对当事人起诉权的保障不同。立案登记制下,法院一律接收诉状,当事人依法无障碍行使诉权,体现了对当事人起诉权的充分保护。
3、诉讼起点不同。立案审查制下,诉讼起点是法院决定立案时。立案登记制下,诉状提交给法院时,诉讼就开始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
第二条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视频或语音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审查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意思
免费查看合同风险审查是什么意思
免费查看订立保险合同是什么意思
免费查看高考作文课堂:信息时代的独立思考等导写(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免费查看二审收到上诉状就立案
免费查看立交桥教案反思.docx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