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是涉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经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行政争议一经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即变为行政案件。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受理行政争议的前提是行政争议事实的存在和作为行政相对人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起。
执行是在原有行政争议解决后或失去解决途径后,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而开始的实现权利义务的程序。这种程序的运作,也应列为一种案件。行政执行案件是行政案件范畴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2.海关处理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适用调解的案件有行政赔偿诉讼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行政赔偿诉讼是在主要法律问题已经解决,行政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业已确认的情况下进行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赔偿数额问题可以与原告协商,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以调解的方式解决其赔偿纠纷。
提起行政诉讼后,满足立案条件便可以立案,立案条件有原告适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行政案件移送程序具体如下:根据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遵照下列程序:在发现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后,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等等。
在立案登记制前提下案件受理时仅作形式审查,立案登记制的要义就在于变案件受理为予以立案,法院不需要也不允许对案件做实质上审查。法院的立案庭或者说建设后的行政诉讼中心在对起诉状进行审查时,只需要审查形式上是否有明确的原告、被告、诉讼请求即可。
行政案件的证据种类主要有:(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四)证人证言;(五)受害人的陈述;(六)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七)鉴定、检测结论;(八)勘验、检查笔录。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刑事行政案件
免费查看行政案件上诉状
免费查看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
免费查看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
免费查看行政判决书一审行政案件用
免费查看乡镇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方案.doc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