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 > 生效的行政诉讼如何救济

生效的行政诉讼如何救济

2021.09.23 行政诉讼 1376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报告编号:NO.20210923*****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孙政

河北梁雪冬律师事务所

孙政律师,专职律师擅长行政诉讼

  • 10081

    精选解答
  • 25914733

    阅读量
咨询律师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生效的行政诉讼如何救济
    律师解答生效的行政诉讼的救济:当行政诉讼生效了,在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可以申请在进行上诉在二审判决后,可以请求检察院提起抗诉;终身之后只能申诉了。关于生效的行政诉讼如何救济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劳动仲裁生效后如何救济
    劳动仲裁生效后一方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当事人要在法定时效内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材料,法院审理审查仲裁程序和实体是否合法,有错可纠正。诉讼中双方可举证、质证、辩论,仲裁有错或有瑕疵,法院可能改判或发回重审。
  • 仲裁裁决已生效如何救济
    仲裁裁决生效后有多种救济途径:可申请撤销,存在法定情形向仲裁委所在地中院申请;可申请不予执行,被申请人向执行法院提出;还能通过再审,符合条件向有管辖权法院申请。当事人要依具体情况选途径维权。
  • 劳动争议仲裁生效后如何救济
    劳动争议仲裁生效后有三种救济途径:可申请撤销裁决(30日内向中级法院,存在法定情形);申请不予执行(被执行人举证,对方申请执行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时),以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生效后如何救济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可通过两种途径救济:一是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定可撤销情形,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法院申请撤销;二是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在规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