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辩护 > 如何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如何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018.12.12 刑事辩护 1242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众筹模式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关系与区别:
1、债权众筹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三条红线”。
(1)当前相当普遍的理财-资金池模式,即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产生资金池,此类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非法集资风险。即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未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又称借款标),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市场,有的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赚取利差,这些借款人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3)典型的庞氏骗局。即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募集资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贷还旧贷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后用于自己生产经营,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此类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
债券众筹目前已经明确规定为银监会监管,目前主要的监管解释为:“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建立平台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平台不直接经手归集客户资金,也无权擅自动用在第三方托管的资金,让债权众筹回归撮合的中介本质。”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报告编号:NO.20181212*****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

    犯罪主体区别:这是字面意义上就能看出来的,单位犯罪实施犯罪的单位必须具备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即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主观特征方面:单位犯罪行为必须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决定实施,主观上具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赵善博律师 2019.06.25 3862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区分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分可以通过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判断。集资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目的则是企图通过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赢利,在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张宇豪律师 2023.02.14 149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区分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分可以通过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判断。集资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目的则是企图通过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赢利,在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张宇豪律师 2023.03.25 138人看过
  •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集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张保明律师 2021.10.12 10944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王楠律师 2019.12.31 1423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主体是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刑法的相关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这里的单位,既可以是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不能经营吸收。

    金和让律师 2022.06.07 462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立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情节严重等,应予立案追诉。

    伍立纯律师 2020.07.23 1155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怎么量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王楠律师 2019.12.31 1041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的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赵善博律师 2019.08.02 1032人看过

王楠

河北德公律师事务所

王楠律师,专职律师擅长拆迁安置

  • 21158

    精选解答
  • 29788169

    阅读量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如何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
    可以从主观目的和危害结果进行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关于如何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问题,华律网小编整理以下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需要的拿去!如何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可以从主观目的和危害结果进行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众筹是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该行为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不合法的;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一种犯罪行为...
  • 如何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在现实生活中共享经济发展是非常快的,而有些人进行产品开发的时候,会通过个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而有些平台的众筹项目是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那么怎样区分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 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公司如果想要经营扩大,可以选择众筹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众筹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政策来办理手续,如果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会构成犯罪,那么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怎样的区别?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众筹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众筹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呢,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哪些行为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哪些情形,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呢。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一、众筹的定义和
  • 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
    前者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而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而后者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关于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