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辩护 > 民事欺诈属于诈骗罪吗

民事欺诈属于诈骗罪吗

2021.01.19 刑事辩护 757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不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六
报告编号:NO.20210119*****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民事欺诈到底属于诈骗吗

    不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谢辉律师 2019.08.02 2236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如何

    合同诈骗罪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4、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5、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6、欺诈适用法律不同。

    连绪槟律师 2023.09.05 97人看过
  •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二者关键区别之一。2、二者性质不同。3、二者内容不同。4、二者引发法律后果不同。

    王可红律师 2022.05.09 399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合同欺诈有什么不同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合同欺诈不同的有:一、适用范围不同:合同诈骗罪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民事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二、主观故意不同:与民事合同欺诈相比,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大等。

    于伟律师 2020.07.24 1119人看过
  • 如何区别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

    可以从行为人的目的来区别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合同诈骗罪的目的在于通过签订合同而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而民事欺诈行为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而是通过欺诈的行为,与他人成立民事法律行,这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可以撤销。

    郭彦卫律师 2022.01.20 685人看过
  • 怎么区别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

    1、可以从行为人的目的来区别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2、合同诈骗罪的目的在于通过签订合同而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而民事欺诈行为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而是通过欺诈的行为,与他人成立民事法律行,这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可以撤销。

    张宇豪律师 2023.05.18 105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是怎样的

    合同诈骗罪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连绪槟律师 2023.09.25 78人看过
  • 刑法上诈骗罪与民事上欺诈行为的区别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两者都可表现。

    侯正律师 2022.07.12 162人看过
  • 什么属于民事欺诈

    参照我国的法律规定,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

    李键键律师 2019.07.18 1892人看过

李全利

山东三禾律师事务所

李全利律师,专职律师擅长婚姻家庭

  • 244

    精选解答
  • 299103

    阅读量
咨询律师
相关文书下载 查看更多
  • 诈骗罪中民事欺诈
    诈骗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的发生的,这些犯罪分子常常通过各种诈骗手段骗取受害人钱财,有时候诈骗所涉及的金额较大,给受害人带来严重财产损害,对此受害人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那么诈骗罪中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是什么?华律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
  •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纠纷是常常发生的,纠纷发生后大家应冷静积极合法的处理纠纷以免使事态严重化。从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力求为大家在处理纠纷时能提供一个防范法律风险的方法。今天华律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纠纷是常常发生的,纠纷发生后大家应冷静积极合法的处理纠纷以免使事态严重化。笔者撰写此文,从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力求为大家在处理纠纷时能提供一个防范法律风险的方法。1、什么是民事欺诈?民事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诈的有以下构成要件:(1)一方主观上有欺诈...
  •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怎么区分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就是诈骗行为,诈骗犯罪分子在生活中工作中一直存在,并且诈骗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革新,因此很多人就算有意识也可能会被骗,诈骗一般都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那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怎么区分? 华律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 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怎么区分
    刑事案件中不乏有诈骗罪,诈骗罪就是通过欺诈或隐瞒事实等行为骗取受害方的较大数额的财产,不论公私。这是一种违法罪行,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怎么区分?华律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 民事欺诈属于诈骗罪吗
      民事欺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   刑事诈骗指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 民事欺诈去哪报案
    民事欺诈属于民事纠纷,要向法院起诉解决。
  • 民事调解有虚欺诈
    您好,请问事情处理好了吗?
  • 民事欺诈行为可以怎么判定
    有欺诈行为即可
  • 民事欺诈承担什么后果
    你好,需要详细了解、。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