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罪判缓刑吗
2023.12.22
刑事辩护
1331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肇事后逃逸的不宜适用缓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态,因而不具有 “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制、脱离控制,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不愿意对被害方予以赔偿,客观上不具有悔罪行为。因而在其归案后,即使产生了悔罪心理,实施了悔罪行为,但他们的“罪过”比起肇事后未逃逸的大得多,仅应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不宜适用缓刑。
对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要是属于一般情节,即量刑范围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同时满足其他的缓刑条件,那么在判刑的时候同时宣告缓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过要是交通肇事逃逸的话,则一般是不适用缓刑。
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是否可以缓刑是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定的,还要看案件情节是否严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中的相关法律条例都明确表示出在交通罪中分为的类型,以及相关处罚。无论处罚轻重,大家还是要尊守法规,小心出行。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 (一)犯罪情节较轻;
- (二)有悔罪表现;
-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报告编号:NO.20231222*****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交通肇事逃逸不能判缓刑,肇事逃逸已经有逃逸行为,不能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陈林律师
2020.11.04
1205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不能判缓刑,因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判刑标准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不符合缓刑的条件,缓刑的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有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等。
刘辉律师
2020.08.12
103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逃逸大概率不能适用缓刑。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较小,但如果事后逃逸,其逃逸行为具备明显的主观恶意,且逃避侦查,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符合缓刑适用的刑期。
-
交通肇事逃逸如果没有减轻处罚情节的话,不能判处缓刑,因为交通肇事逃逸法定刑三年以上,而缓刑需要刑期三年以下。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陆田律师
2021.01.19
841人看过
-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赵彪律师
2018.12.28
1555人看过
-
一般不能,因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最少都要判三年以上,而判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所以,犯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一般不能缓刑。
-
不可适用缓刑。缓刑的适用条件之一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依据《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不应适用缓刑。
-
交通肇事逃逸后,在符合情况的条件下,可以宣告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