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要公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并不属于刑法中的自诉案件。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追诉时效为1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各地执行标准不一致,当事人最好及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六万元以上的。
这一罪名的立案标准是: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既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因果关系。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有下列情形,应予立案: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支付令如何处理
免费查看怎样申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免费查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如何申请
免费查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怎么申请
免费查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无罪辩护如何处理
免费查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辩护词怎么写
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