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回答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
-
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诈骗行为,便可构成本罪。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法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
其次,诈骗对方当事人财物必须数额较大的。所谓数额较大,根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当事人存在以下行为的,认定为合同诈骗: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等。
刘辉律师
2020.07.24
707人看过
-
合同诈骗的认定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等。
马珂律师
2020.08.04
594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以签订合同的方法骗取财物的行为,认定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在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
王楠律师
2019.12.23
11117人看过
-
合同诈骗主体可以是单位。合同诈骗罪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聂俊律师
2022.10.10
41人看过
-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应予立案追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成安律师
2022.02.23
178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未遂是指,实施了以下几种行为,但未实际骗取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
聂俊律师
2022.05.09
0人看过
-
合同诈骗合谋是指在合同诈骗犯罪过程中的参与人为实施诈骗活动而进行的分工协调,既包括组织者,也包括诈骗具体行为的实施者,是典型的共同犯罪,具体的定罪量刑,要根据在整个诈骗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确定。
李华律师
2022.04.13
198人看过
-
如果名义被冒用者明知行为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提供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实际上起到帮助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的作用,一般来说构成共同犯罪,应承担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余铖律师
2022.04.19
171人看过
-
要想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就要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2、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等。
康欣律师
2020.08.12
1221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