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盗窃金额达人民币一千至三千元以上时,就符合盗窃罪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应予以立案侦查。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分子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等行为的,就构成盗窃罪。
盗窃一千元以上可以立案,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则不受数额限制,只要实施了这些行为就构成盗窃罪。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公安机关凡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人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立为刑事案件。
毁坏他人财物不超过5000元的,不构成犯罪,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不论盗窃金额大小都有可能被拘留,只是由于金额的不同,拘留的性质和时间长短不一样。盗窃金额没有达到犯罪标准的,将可能被处以15日以下的治安拘留;盗窃金额达到犯罪标准的,涉嫌刑事犯罪,将被处以刑事拘留。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可以定罪。根据司法解释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以上的,为“数额较大”等。
盗窃金额最低在1000元的可以立案,如果是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则不受盗窃数额的限制,只要有这些行为之一,就可以进行刑事立案。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等。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公安机关凡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人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立为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