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在婚姻过程中出现不好待遇时,也都开始积极的反抗。家庭暴力更是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女性在面对家庭暴力时,从以前的默默忍受到如今的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权益。
家庭暴力能否判刑,要看该家庭暴力行为是否构成了犯罪.造成何种伤害后果.受害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救助请求和控告.事态严重应及时报公安机关.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家庭暴力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虐待,根据情节和后果作不同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无过错方有权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遭遇家暴后,一定要向周围妇联或者相关机构求助。同时要做伤情鉴定,保留证据等。只有女性在面对家暴时自身硬气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才能让施恶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致人轻伤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处死刑。
根据法律法规,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结婚和离婚自由的,同样触犯刑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你好!建议发生家暴时立即报警,保留好对方家暴证据到法院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可以首先由双方协商决定,如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可以交由法院判决,一般法院会结合双方的抚养能力、生活和教育的条件,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作出判决。
您好,家暴严重涉嫌故意伤害罪是可以判刑的,希望您可以来电告诉我们比较详细的案件细节,这样我们辩护团队才能更高效,专业的给到您详尽的解决方案。
一
了解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例如施暴者以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方式或用工具攻击受害者等行为;又如施暴者以侮辱、谩骂或者不予理睬、不给治病等手段对受害者进行精神折磨。
二
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1.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家暴往往具有突发性,受害者第一时间应做好自我保护。如将家中利器藏起、不与出现愤怒情绪的施暴者正面冲突,随身携带手机、钥匙、身份证等重要物品,给自己规划最短的逃生路线等;也可用手机设置好紧急联系人,提前约定好求助信号,让紧急联系人第一时间代向外界求助。
2.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如果能外出,戴上口罩出门走走,放松情绪。如果不能外出,到独处的房间里安静一会。
3.向共同朋友拨打电话,让对方帮助劝解。
三
家暴发生第一时间如何有效自救?
1.第一时间躲入房间,将房门反锁并大声呼救。
2.拨打110报警或物管、街道、社区电话求助。
四
自救后,如何避免再次被家暴?
疫情期间如条件允许,受害者可先行搬离现有居所,与施暴者分开居住。特别提示,要对自己的居住信息保密。
1.与居(村)委会、街道、妇联、公安机关、民政等部门联系前往庇护所暂住。
2.可联系亲友,前往亲友的其他空置住所暂住。
3.到非定点酒店暂住。
五
疫情期间,家暴受害者被殴打致伤,如何就医?
1.第一时间拨打110、120或在街道、居(村)委会、妇联、公安机关、物管等单位的帮助下前往就医。
2.有条件的可以自行前往非定点收治医院就医。
注:疫情期间,病毒传播力较强,外出就医请一定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六
疫情期间,家暴受害者怎样做好取证?
1.身份信息材料。包括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户籍卡、居住信息在内的能够证明公民身份信息的材料。
2.关系证明材料。包括结婚证、户口簿等材料证实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同居关系、抚养关系等。
3.公安机关证明。包括出警记录、报警回执、询问笔录、告诫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4.病历资料和伤情鉴定等材料。包括病历、验伤报告、伤情鉴定书、医药费单据等。
5.证人证言。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亲属、朋友、邻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相关家庭暴力情况的,都可以作为证人提供证人证言,证明家庭暴力行为的切实存在。
6.音、视频资料。包括家暴现场的完整录像、录音、伤情照片等资料。
7.妇联、居(村)委会、受害者单位、法援机构、人民调解组织、庇护所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证明。受害者遭受家暴时,可以向以上组织求助,相关组织接到求助后,应及时处理,协助化解矛盾,提供咨询等援助,相关机构的证明亦可以佐证侵害事实。
8.施暴者写过的保证书、忏悔书、承诺书等。
七
疫情期间,家暴受害者可以采取哪些后续维权措施?
1.由第三方机构介入处置,具体可求助街道、居(村)委会、公安机关、妇联等。
2.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3.提起离婚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