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交通事故逃逸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
交通肇事被判刑之后,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
交通肇事致人当场死亡的,应当赔偿死者近亲属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处理丧葬事宜误工费、交通费。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根据法律确定金额。
下列情形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不能撤案,已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肇事逃逸的处三年以下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并不能私下和解的,需要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逃逸案件进行查缉。
实践中,对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嫌疑人要是属于一般情节,即量刑范围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同时满足其他的缓刑条件,那么在判刑的时候同时宣告缓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交通肇事,首先是一个过失性犯罪,其主观恶意较小,所以即使犯了交通肇事罪的车主,也不一定会坐牢,在审判阶段,可以争取缓刑的判决。但是如果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则可能被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撞死人逃逸到底该判几年,关键看受害人死亡与逃逸行为有无因果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么应在七年以上进行处罚,若没有关系,肇事者应按照普通的肇事逃逸,判处在3年以上7年以下。
肇事逃逸三者险不一定免赔,保险公司提供的合同条款中约定了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不赔这类明显减少被保险人权利的格式条款,保险公司如无证据证明其尽到告知义务,格式条款未发生法律效力,保险公司仍需赔偿...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可以是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
00'54''
01'23''
00'53''
01'04''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