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2022.12.06
刑事辩护
1170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贪污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欺骗或者以其他手段违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做法。 主体要件 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有意,并具有违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诈骗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欺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通常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职责年纪、具有刑事职责本领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有意,并且具有违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法律依据
- 《刑法》
- 第三百八十三条 【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 诈骗罪法律依据
-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挪用资金罪与贪污罪最主要的区别是犯罪目的不同,挪用资金的目的是挪归本人使用而不是占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而贪污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王楠律师
2019.12.28
1471人看过
-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第一,犯罪客体不同。贪污罪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也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只侵犯单位所有财产所有权。其二,犯罪主体不同。
叶斌律师
2020.08.14
448人看过
-
主体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王楠律师
2018.11.09
6542人看过
-
是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但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就是说贪污罪主体范围大于挪用公款罪。
王楠律师
2018.11.07
4136人看过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产生时间区别,合同诈骗故意产生的时间既可能是行为人实施行为的最初,也可能产生在其他合法行为进行的过程中。客体区别,合同诈骗与普通诈骗行为人作案时客观表现形式的差别关键在于是否利用合同进行了诈骗。
-
1、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骗的手段非法取得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在于“骗”,赌博犯罪中往往也伴有欺骗活动,但这种欺骗与诈骗罪中的欺骗是不同的。2、但是对以赌博为名,行诈骗之实应以诈骗罪论处。
杨朕律师
2022.07.27
36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