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处罚标准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交通肇事未造成伤亡的,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及时保留证据;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及家属应当及时向医疗单位或者医院主管部门进行投诉,提出调查的请求,要求有关行为者和部门主任及时将事项写清楚,并封存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属于一般医疗纠纷的,经调查,医疗部门(部门、部门)和患者协商解决。
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承担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状态,由于这种状态是由肇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所以产生了肇事人及时消除这种危险状态的法律义务。
交通肇事造成死亡后逃逸的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此时如果肇事者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依照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交通工具进行破坏,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可对犯罪分子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破坏交通工具造成严重后果定破坏交通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 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交通肇事后未报警就逃逸的,应当按照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