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拆迁安置房是被继承人合法房产的,被继承人是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处理拆迁安置房的。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等。
1、可以的;2、若属征地拆迁安置房,房屋所有权人死亡,继承人需先至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到市国土局补交出让金;3、再由继承人带好当地房屋权属登记申请书、继承权公证书、房产证、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房屋所有权证配图(由有资质的房产测绘机构提供)以及其他登记机构认为需要的有关证明材料至房产登记机构办理房产继承转移登记手续。遗产继承一般可以选择公正的方式来对抗第三人,毕竟涉及到财产方面,就会引发非常多的纠纷,有了在这方面充足的保护后,才可以更加安全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证当然要找公证处办,办理遗产继承权公证,遗产为动产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或主要财产地公证处管辖,遗产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处管辖。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被拆迁人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书后取得的财产可以继承。从拆迁安置协议所涉权利的性质而言,拆迁安置协议中被拆迁人的利益系基于其对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或相关权利取得,一般体现为安置房屋或拆迁补偿款,因此该合同权益实际是一种财产性权利。
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无遗嘱的,父母、子女、配偶均为第一继承人,按人均分拆迁安置补偿款或拆迁安置房。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等。
继承人可以到农村拆迁安置房所有地公证机构申请继承公证,并提供相关材料。当事人申请办理继承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当事人的身份证件;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全部法定继承人的基本情况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等。
拆迁安置房取得产权证之后可以过户给儿子。我国是不动产权登记制,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拆迁安置房要办理了产权登记,取得产权证之后才可以过户。
取得产权证的拆迁安置房买卖程序和普通房屋的买卖程序相同,即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买卖:房地产转让当事人签订书面转让合同;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提供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书面答复,7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为同意受理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首先要先给安置房办理产权证,然后办理过户手续的当事人带上各自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结婚证、税费缴纳凭证、合同还有产权证,去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过户登记。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可以继承。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房屋拆迁补偿款,属于房屋所有权人所有的应作为遗产依法予以继承,若被征收人有遗嘱的,按其遗嘱办理,若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律的规定,由其法定继承人予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