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是怎样的

2021.09.18 行政诉讼 1109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
一、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二、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但是,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报告编号:NO.20210918*****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孙政律师 2019.06.25 2624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但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并不是对所有的待证事实都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对某些事项也将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

    孙政律师 2018.11.25 1313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由被告进行举证证明,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孙政律师 2018.11.27 1414人看过
  • 如何分配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我国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定如下: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

    孙政律师 2022.03.24 64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孙政律师 2018.11.22 1247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孙政律师 2019.01.09 1516人看过
  • 如何理解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举证责任制度中最核心的内容,包括举证责任主体与举证责任范围。举证责任主体是指在举证责任分配过程中对某项待证事实负有举证的主体,而举证责任范围是指在举证责任分配过程中主体要负责举证的事项界限。

    孙政律师 2018.12.17 964人看过
  • 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孙政律师 2019.08.22 42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而且,由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者清楚地意识到个人、组织在面对行政机关时所处的“弱者”地位,有意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使双方在诉讼中的地位趋于平等。

    李建成律师 2022.04.29 160人看过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